近日,山东烟台的大学生小薛遭遇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情。去年十月,小薛在网上看到一个互联网项目广告,宣称能在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挂机刷广告轻松赚钱。小薛心动不已,给深圳市赚赚季商务科技有限公司交了29800元技术服务费及1500元域名费,又花费8000元购买十六部二手手机、6000多元买两台电脑,还花7000多元租了一间工作室,前前后后投入5万多元。按公司提供的挂机方案,四个月时间里却只收回不到500元。小薛感觉自己被骗,他为了这一个项目,每天下课就去工作室刷机,忙到晚上12点,周末也不休息,寒假还睡在工作室不敢开空调,最终却收益甚微。而且,公司承诺的自动流程实际都需他自己操作,沟通后对方称是他养机不行,重新操作后仍无收益。2025年春节后换拉新项目,做了一周对方就停止项目,让他签解除合同协议,他拒绝后,对接人员屏蔽他且不再回应。小薛向青岛12345投诉,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三鼎云服(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就虚假宣传问题立案调查,若小薛想拿回被骗服务费,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去法院起诉。4月3日,深圳市赚赚季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核实信息后售后会跟进,当天下午称可以退款。
投入产出比荒诞至极。五万块在1995年够买北京两间平房,如今却只换来16部红米手机。小薛每天18小时盯着屏幕点广告,时薪算下来不到五毛钱,比维多利亚时代的童工还惨。所谓的自动化系统是画饼,实际得人工刷机,这根本不是创业,而是花钱买了个电子厂临时工的活计。
诈骗公司深谙大学生心理,既爱面子又想搞钱,渴望经济独立又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搬出云计算、流量变现等高端词汇,把看广告包装成新媒体运营,跟八十年代用君子兰投资坑人的套路类似。小薛参观青岛公司时,看到满墙专利证书就觉得能发财,如同当年参观养殖基地的大爷一样被迷惑。
技术服务协议像天书,全是免责条款,和2015年那些P2P理财合同如出一辙。合同压根没约定具体收益,就像买彩票不印中奖金额,中不中全看对方心情。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大学生网络兼职被骗案件暴涨63%,人均损失超2.8万。监管部门往往在学生遭受损失后才采取行动,就像2017年的校园贷乱象,总是学生流血了,监管大棒才落下。此次青岛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起诉的回应,和当年让P2P受害者走法律程序的说辞相似,而普通人打官司成本高,这使得学生维权困难。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赚钱项目时,要保持高度警惕,莫轻易相信那些承诺轻松赚钱且收益极高的广告。要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高收益的项目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加强对各类诈骗手段的学习,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和陷阱,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任何投资或参与项目之前,要充分了解项目的背景、合法性和风险。如果对某个项目不确定,可以向老师、家长或专业技术人员咨询,避免盲目投入资金。
如果想通过兼职或创业来增加收入,尽可能地选择正规的途径和平台。能够最终靠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正规的招聘网站或熟人介绍来寻找合适的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